almost 7 years ago

已移到 https://william-yeh.net/post/2016/08/lifetime-keywords/

 
almost 7 years ago

已移到 https://william-yeh.net/post/2016/07/professional-attitude/

 
about 7 years ago

已移到 https://william-yeh.net/post/2016/06/upgrade-adult-thinking-part2/

 
over 7 years ago

聽完 XDite 的【Growth Hack 入門心法班】,有時可能會自滿,以為都是理所當然的,只不過她比我們早一步用容易理解的方式整理陳述出來罷了。但上了【實作班】之後,才知道箇中還有許多眉眉角角,需要過來人精準提點,才能化腐朽為神奇。

想學吸星大法,就不要只學半套!

Read on →
 
over 7 years ago

已移到 https://william-yeh.net/post/2015/09/upgrade-adult-thinking/

 
almost 8 years ago

其實,單從演講前、演講中、演講後的各個環節來分析,整個「Growth Hack 實務介紹與實戰」本身,正是不折不扣的 AARRR funnel 最佳實踐呀!

這是一堂只求偷學有哪些工具可用來衝流量、衝業績,就未免太可惜了的課。

Read on →
 
over 9 years ago

隨著 DevOpscontinuous integration 觀念的盛行,組態管理 (configuration management)、主機虛擬化領域一直有新的工具出現,累贅瑣事簡化了,也少走許多嘗試錯誤的遠路。

半年來,我用 Ansible 管理伺服器組態,搭配 Vagrant 進行本地端試驗,很喜歡這種把組態管理經驗予以文件化、版本控制、自動化執行的歷程。一開始是刻意下意識的去做,漸漸的,變成很自然地就把所有系統設定管理調教的動作,都先予以「Ansible 化」,用 Vagrant 來回試驗,有把握之後再交給 Ansible 去套用到現役主機群身上。最後再 csshx 到遠端主機,肉眼確認一切是否正常運作。

流程順了,就會想到 reuse 流程及經驗。

理想情況是,將 Ansible 的設定工作予以一般化、套件化,寫成 custom modules 好讓不同專案共用。不過,不同專案對伺服器設定的細節,不太容易一般化得很漂亮。所以,近期內我還是先弄成一個簡單的公版,讓不同專案去 fork 出來。等以後有空,再想些更有系統更有彈性的做法吧。

我先把目前的簡單成品擺到 github 上,有類似需求的,歡迎取用:

現階段提供幾個軟體的安裝及設定:

Read on →
 
over 9 years ago

在 NoSQL 陣營中,CassandraHBase 這兩個同樣受到 BigTable 啓發,但踏上不一樣道路的近親,常被放在一起比較。兩者當然都各有優缺點,也都還在各自進化中,本文並不打算觸及這些爭論,只談談 Cassandra 的 cluster 設定。

Cassandra 部署起來很簡單。由於每一個節點都可以扮演幾乎完全相同的角色,不僅避開 SPOF 問題,更簡化了部署的複雜度,不必像 HBase 還得仰賴 ZooKeeper 等外來援兵(當然啦,如果你本來就打算用上整個 Hadoop 重砲,那就不能算是缺點了)。

部署起來有多簡單?看這位老兄秀的 “How to set up a 4 node Cassandra cluster in under 2 minutes” 影片,就知道有多神了。

儘管理論上是這樣沒錯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,還是有一些地方要留意一下。

Read on →